你有没有注意到,新闻消息对我们生活有多么的重要?我们从周围世界得到的各种信息都在影响着我们的观点、价值、计划,及其我们生活的其它许多方面。有时候消息事件重要到一个地步,它们导致了我们整个世界观的改变。
其实,我们停下思想这个问题时,《圣经》本身好比一种真实消息的特写。它记录了贯穿历史与 上帝百姓相关的、各种好的和坏的消息。每当我们研读这些叙述时,它们就在很多方面影响改变了我们。
但毫无疑问,《圣经》可以告诉我们的最好消息,就是我们简单称之为「好消息」或「福音」的一系列的报道。它们是对我们主和救主耶稣基督的位格和作为的记叙,此记述改变了我们的生命。
这是我们《福音书》系列的第一课。在这个系列里我们要探索由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所写,关于耶稣基督生平和事奉的《圣经》书卷。在题为「福音书介绍」的这一课中,我们要对这些书卷有一个基本的定位取向,帮助我们更清楚认识它们,更完备地把它们应用到我们今天的生活当中。
在我们的【福音书介绍】中,我们要触及四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第一,我们要按照它们的文学特征来看这几卷福音书。第二,我们要看看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第三,我们要思想福音书之间的一致性。第四,我们要探索使它们彼此分别的差异性。让我们首先来看这些福音书的文学特征。
通常我们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对所读文学作品的文体类别有些基本认识,这将指导我们如何解读它和面对它。例如,若是你在读一本历史性小说,你不会期待它是合乎事实的历史记载,那样你就不会被误导。若是你在读一本短篇小说集,你知道它不是一本连载故事,你绝不会那样来读它。我们的确需要对我们所读作品的文体类别有大致的认识,明白不同文学题材特有的手法惯例。【理查德•鲍克汉姆博士】
我们要从两个视角来探索福音书的文学特征。首先,我们要看福音书的文学体裁,它们总体的文学特征。第二,我们要讨论它们的历史可靠性。让我们首先来看四福音的文学体裁。
一般来讲,文学体裁就是文学的类别或类型。基本来说,文学体裁是按照它们的文学形式和功能而彼此区别的。例如它们的叙述风格,或者它们对比喻性用语的使用。
《圣经》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文学体裁。例如有历史叙述,好像旧约《圣经》中关于大卫的故事。另外一种文学体裁是诗歌,好像诗篇。书信是另外一种文学体裁,还有其它种类,比如预言等等的种类。每一种文学体裁都有它自己的常规,它自己的沟通方式。这就是我们之所以要认识福音书的文学体裁的重要原因。如果我们首先明白它们如何地教导,我们就更容易明白它们在教导什么。
要明白福音书是如何与人沟通,我们打算分三步来认识和描述它们的文学体裁。第一,我们要作一些普遍的陈述,指出福音书是历史叙述的类别。第二,我们要把它们和一种具体的历史叙述,就是希腊–罗马传记作比较。第三,我们要把福音书和《圣经》历史叙述,比如旧约《圣经》中的历史书作比较。让我们首先从历史叙述这个广泛类别开始。
历史叙述讲述的是活在过去之人的故事,关注发生在他们那个年代的作为和事件。在基本的层面上,福音书是历史叙述,因为它们记载了耶稣基督的生平和事奉。
大量的《圣经》书卷和福音书都刻意用叙述体写成,原因在于我们是爱讲故事的人。当我们沉浸在伟大的故事中时,我们会很自然的投入,不光是头脑,还包括我们的内心,甚至我们的身体感官。同时,故事也能使我们透过他人的经历体尝人生。这就是为何故事能有如此大感染力的原因。因此,当福音以其特有的文学体裁,叙事体的方式向我们迎面走来时,不仅能让我们学习有关耶稣的真理,而且能直接个体的经历到祂,看到 上帝的国——天国大能的临到;不只是听到天国的宣告,还看到耶稣的怜悯,耶稣爱卑微的人,好象身临其境地听祂在讲故事,确实活出故事中那种阻挡骄傲之人,赐恩给谦卑之人的景象。福音书采用的故事和文学体裁也使得我们能够跟随耶稣的脚踪行,正如当年的门徒那样。 以叙事形式向我们讲述故事,也使得我们能按此方式跟随耶稣。我们自己可以与故事中人物的失败和成功紧密相连,寻求在我们自己的人生故事中忠实地为主而活。【约拿单•潘宁顿博士】
在古代世界的世俗作品中,典型来说,历史叙述是按三大部分发展的。叙述的开始介绍人物,树立起人物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中段常常引出人物要成功实现目标就要克服的挑战或障碍。结束是事件记叙的终结。它通常表明人物是怎样实现或没有实现他们的目标的。
福音书依照了这同样的基本大纲。每一卷开始都是介绍耶稣是故事的主人公,描述他通过建立 上帝的国度达成救恩的目标。每一卷福音书都继续表明对耶稣权柄和工作的挑战。每一卷结尾的时候都描写了耶稣在地上事奉的结果。因为这些类似之处,几乎所有人都同意历史叙述是福音书总体的文学体裁。
在历史叙述这个更大类别之内,一些解经家提出福音书属于一个更小的叙述组别,即人所说的希腊–罗马传记类型。
我们要分两步来看福音书和希腊–罗马传记之间的这些比较。首先我们要看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其次我们要看它们的一些差别所在。让我们从它们的相似之处开始。
古代的传记详细记述了伟大领袖的生平。希腊–罗马传记尽管包括了很多不同的人物和故事,但它们描述这些人物和故事,为的是要凸显身为主人公的领袖。它们为领袖的思想辩护,让一代接一代的人永远记住他的作为。在这些方面福音书和古代的传记相似。
在这些事实当中,我们看到它们与一些古代传记的对应之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包括了对耶稣降生的叙述,所有四福音书都详细描写了耶稣的死,。福音书追溯耶稣生平的事件时,也依照了古代传记的常规。和其他古代传记作家一样,福音书的作者用不同的方式安排叙述在耶稣降生和受死之间的事件。有时他们按年代排列。有时他们按照主题把事情集中起来。有时他们甚至根据地理因素排列这些事件。
是的,我认为意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首先,我们都该意识到,福音书基本上是按着时间顺序构成的。例如,它们大都先讲到施洗约翰的受洗,接着,你才看到耶稣的受洗,然后,是耶稣的事奉,最后,才是耶稣的被捕,祂的受审,祂被钉十字架和复活等。因此,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它是根据时间顺序写成的。但是同时,如果你比较两本福音书,你会发现在某些地方,事件或是话语会以不同的次序出现。只有我们认为福音书刻意或宣称自己在每一个角度上都是要给出精准的时间次序,我才会觉得这会是个问题。然而,实际上多数的作者和大多数叙事体,许可作者不必一定要按着时间顺序来编排他的素材。例如,我们经常看到逻辑性的次序,或者我们看到按着某一主题组合在一起内容。 其实早期的基督徒,例如尤西比乌,这位第四世纪初叶的基督教历史学家和主教,就注意到福音书中的次序不同是一个被人们普遍了解的事情,而且当时的读者们根本就不会对此感到有什么困扰,因为他们根本就不认为作者们的写作会刻意严格地遵循时间上的顺序。【大卫•瑞德林斯博士】
希腊–罗马传记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们讲述过去发生的事件,把它们当作历史的现实,以致过去是与现在有差别的。传记聚焦在记载具体的、历史性的个人,所具有独特的、不可重复的生平与贡献。
总的来讲,古代的传记作家努力调查和保存准确的口头和书面记录。请看由受人尊重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Plutarch /ˈpluːtɑrk/)提供的一个例子。此人生活的年代大约是从主后46年到120年。普鲁塔克是一位世俗的希腊历史学家,他写作的年代是主后70年前后,大约与福音书成书是在同一时期。他在他的著作《西塞罗传》(Life of Cicero)中一开始是讲述西塞罗父母的背景,但承认关于西塞罗的父亲,其资料具有局限性。
人常说西塞罗的母亲哈维娅既出生于名门,也过着悠游的生活;但关于他的父亲,除了极端的事情,却什么都没有记载。尽管一些人认为他是一位蒸洗工的儿子,学习这门手艺,其他人却把他家族的起源追溯回到图鲁斯•阿提乌斯,此人是沃尔斯奇人的一位杰出君王,与罗马人开战,受人敬仰。
关于西塞罗的父母,普鲁塔克谨慎地把事实与推测分开,这表明至少一些古代的传记作家是关注历史的细节,对精确性感兴趣。福音书有证据表明,它们的记载在谨慎方面丝毫不逊于普鲁塔克。
一般来讲,说福音书是在传记文学在希腊–罗马世界广受欢迎的年代写成的历史叙述,这是很有道理的。这种广泛的对传记的开放接受,是很有可能鼓励了福音书作者去完成他们的任务,使他们采纳了这些传记的一些形式上的常规笔法。
但尽管福音书和希腊–罗马传记之间存在着类似之处,但它们也有显著的差别。
尽管我们可以提到几种差别,但我们只会集中来看三样。第一,福音书在它们针对的读者方面与希腊–罗马传记不同。
古代的传记通常是写给广泛的读者,而福音书则是写给相对专门的初期基督教会的读者。尽管它们表现出传记的某些特征,但在根本上它们是为了在教会内部作信仰方面的用途。从福音书是多么迅速被用在教会固定的教导和敬拜中,我们可以证实它们具备有这种专门目的。
第二,福音书在它们的强调方面与传记有所不同。希腊–罗马传记典型来说是强调它们主人公的个人素质,鼓励其他人效法他们的生活和为人。尽管在很多方面耶稣的生活是我们的榜样,但福音书有一种明显不同的聚焦点。它们强调耶稣的独特之处。它们聚焦在这个事实之上,就是他是将 上帝显明出来,救赎他的百姓,而这是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这就是福音书的记叙为何用如此大的篇幅来描写耶稣生命的最后一周,即受难周的原因。
第三,福音书和古代传记表现的是不同的文化。传记表明的是希腊–罗马的喜好、价值和生活方式。福音书是更大大受到加利利文化的影响,特别是受旧约《圣经》的影响。即使在路加福音,这本最受希腊文化和思想影响的福音书中,情况也是如此。
结论就是,福音书和希腊–罗马传记有一些显著的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可以发出一些亮光,让人明白福音书的含义。但鉴于它们之间显著的差别,很清楚福音书并不能简单归属于希腊–罗马传记文学体裁的范畴。
我们已经从一般历史叙述和希腊–罗马传记的方面看了福音书,现在我们准备把它们和《圣经》历史叙述这种文学体裁作一个比较。
福音书与典型的历史叙述相似,甚至与希腊–罗马传记相似,但它们与旧约《圣经》历史叙述最相似。这不应当令我们惊奇。毕竟旧约《圣经》叙述是福音书作者拥有的《圣经》的一部分,从每一位福音书作者多次引用旧约《圣经》来看,我们可以肯定他们熟悉旧约《圣经》—很有可能比今天大多数基督徒是熟悉得多。他们对旧约《圣经》的熟悉影响了他们如何来完成他们的任务。
而且福音书作者和旧约《圣经》历史叙述的作者都是为着一个类似的目的写作,就是解释和捍卫 上帝与他百姓所立的圣约。例如出埃及记1到19章的历史叙述为出埃及记20到24章的摩西之约提供了历史基础。
比如,在出埃及记24章8节这样的经文里,这样的目的是很明显的,当中我们看到这叙述:
摩西将血洒在百姓身上,说:「你看,这是立约的血,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凭据。」(出埃及记24章8节)
其它的《圣经》叙述,如约书亚记1到23章,为约书亚记24章的圣约更新提供了基础。士师记和撒母耳记上的叙述是撒母耳记下第7章的大卫之约的历史基础。类似地,福音书为耶稣建立的新约提供了历史根基。
请听路加在路加福音22章20节的叙述是怎样反映出我们刚刚读过的出埃及记24章第8节的记叙的:
饭后(耶稣)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路加福音22章20节)
概括说来,我们把福音书和其它已知的文学体裁作比较时,它们与《圣经》历史叙述最相似。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每一个方面都与《圣经》历史叙述完全一样。毕竟它们确实借用了希腊–罗马传记的一些特征。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福音书是一种新型的《圣经》历史叙述。所以我们读福音书时,把福音书首要看作是《圣经》历史叙述,这对我们会有帮助。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它们集中在耶稣身上的传记式的重点,按照其他人物与他的关系来解释这些人物。
在探索了福音书的文学体裁之后,我们准备来看福音书作为对耶稣的历史叙述,它们的可靠性这个问题。
贯穿历史,可靠的历史学家和不可靠的历史学家之间,可靠的资料来源和不可靠的资料来源之间始终存在着分别。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四福音书的作者们所作的关于耶稣生平的记载,究竟是可靠还是不可靠?尽管我们今天的标准和他们依照的标准并非完全一样,但有大量的证据表明,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拥有资料来源和动机,来书写关于耶稣的可靠记叙。
虽然我们有无数的方法可以证明福音书是对耶稣生平可靠的历史记载,但我们只要集中注意力来看六个证据。
第一,福音书作者有途径得到关于他们记载事件的记录。就像今天一样,古时的世人期望可靠的历史学家可以有途径得到与他们记载的题目相关的许多事实。
请再来看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他在《笛摩昔尼斯生平》(Life of Demosthenes)一开头的地方说明了一般文化对历史学家的治学要求:
若任何人决定要写一本历史书 首先和超过一切最要紧的 就是拥有大量各种各样的书,并且 ..他自己要倾听和了解那些逃过作家的笔端,更忠实地保存在人们记忆中的事实,免得他的作品在许多事上有所不足。
正如我们这里看到的,普鲁塔克坚信一位可靠的历史学家需要有获得可靠资料来源的途径。他非常重视仔细叙述一切可以得到的资料来源,包括书面的记叙和口传的叙述。
每一位福音书作者,如果不是耶稣生平的目击证人,就是与耶稣生平的目击证人有直接联系。因为马太和约翰是耶稣的门徒,对于他们记载的许多事件,他们是身处现场。马可是彼得的亲密同伴,直接受教于他。而路加则是与保罗一起旅行,为他写的福音书寻找可靠的目击证人。请听路加在路加福音1章1到3节是怎样说的:
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路加在路加福音1章1-3节)
其次,我们在福音书高度的公正中,也可以看到它们的历史可靠性。古时对好的传记作品的标准,要求历史学家在记载历史时公正诚实。人期望他们报告全范围的细节,包括那些对所描述的信息不一定是有利的细节。
在这一方面,很突出的就是福音书作者如此经常描述耶稣门徒的失败。就马太和约翰而言,这意味着描述他们自己个人的失败。如果一些释经家是对的话,那个在马可福音14章51到52节中那从客西马尼园赤身逃走的少年人,就是马可本人,那么,马可也描述了他自己的缺点。毫无例外,所有福音书的作者都揭露了耶稣的门徒作为一个整体他们的失败,承认他们初期教会运动的领袖远非完人。
只举一个例子,马可福音6章51和52节记载了门徒不明白耶稣行神迹给5000人吃饱的事:
他们心里十分惊奇,这是因为他们不明白那分饼的事,心里还是愚顽。(马可福音6章51-52节)
福音书作者一次又一次记载了耶稣门徒的误解和道德方面的失败。但如果提到这些失败,这有可能削弱教会领袖的权柄和可敬程度,那么福音书作者为什么还要记载这些事呢?
许多读者对描写门徒们失败的事实大为不解,为他们在福音书中的认知迟钝感到难堪。请允许我这么说,这其实在表明福音传统的可靠性:我们传福音的人其实已经得到了主的预备,包括那些使得最早期教会领袖们看上去不够光彩的事,至少是不那么好的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见证了我们福音书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大卫•鲍乌尔博士】
我的看法是这样,门徒们在他们个人故事中表现得很差劲,这正是福音书真实性最强有力的论据。比方,若是你读古代巴比伦,亚述,或者罗马帝国的列王历史,它们讲得都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辉煌,辉煌,再辉煌,请来看我光辉灿烂的丰功伟绩。然而,当我们今天回溯历史,却看到实际上的事实并非那样。我们回望和思考门徒们的人生时,你知道,他们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试想一下这点:哪有这么愚蠢的人去编造一个这样的宗教,说他们的大英雄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要知道这是煽动和违背罗马政权的证明和结局,而当时是罗马人在统治;同时也是指控加利利人谋杀的明证,而这些人正是当时他们福音书的主要读者群。你绝不会编造者这样的事情,除非它的确真实地发生过。【但•多瑞奥尼博士】
第三,我们对福音书作者可靠的信心,因着其他历史资料来源的证实而得到增强。罗马和加利利人的历史学家都证实了福音书叙述的几个宣称,就连现代考古学也已经找到证据,证明他们的记载是真实的。
例如,像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斯维都尼亚(Suetonius)、塔西陀(Tacitus)和阿非加纳斯(Julius Africanus)这样的希腊–罗马历史学家,都提到了耶稣生平的一些基本资料,被钉十字架而死,以及持久性的影响力。
我们有第一世纪加利利历史学家约瑟夫,他记载了在罗马统治下的加利利人历史,在里面他提到耶稣和一群跟随祂的人。我们还有第一世纪的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他和约瑟夫是同时代的人,他记载了耶稣和他的跟随者们。甚至加利利人的塔木德里面都提到了耶稣的真实存在。【司蒂文•苏拉卡斯博士】
我认为有一种普遍的方法,让我们在思考福音书的可靠性方面,处在了一个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有利的地位,我们现在比五十年前对第一世纪加利利巴勒斯坦的认识,大大推进了许多。通过像死海古卷这类文献的发现,通过对我们已经拥有的那个时期加利利文献的更多研究,借着考古学进展,我们确实了解的更多。圣地考古学以持续不断步伐,有新的发现。因此,我们对耶稣当年事奉发生的确实情形,就有了大量的认识。从而我们可以从许多不同方面,来探求福音书里的事情是否合乎情理的与这些背景情形吻合。比如,在那个特定的背景下,把耶稣视为加利利教师究竟合宜吗?我认为总体而言,我们可以说这是与那时的背景相当吻合的。而且如果我们意识到,在主后66-70年加利利人反抗起义之后,加利利巴勒斯坦坦当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那么我们用来测试福音书是否与当时确定情形吻合的这个特定时期,其实是一个有限的时段,而不能简单地使用加利利人反抗起义之后的历史情形作对比。我们不应该期待福音书里的所有素材,都要与我们了解的第一世纪早期加利利教的情形相关吻合。【理查德•鲍克汉姆博士】
相信福音书记叙可靠的第四个原因,就是耶稣门徒接受的训练应当教导他们怎样保存对他话语和作为的准确记载。
在加利利人的文化当中,作门徒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生活方式。事实上,门徒的希伯来文是תַּלְמִיד(talmíd),意思是学生,学习者。具体来说,一位门徒就是某一位智者或拉比的学生。而且,在耶稣当时的加利利人文化中,向拉比学习的其中一种关键操练就是记忆。作他门徒的其中一项责任就是学习他们老师的话语和智慧。请听耶稣在路加福音6章40节对他的门徒说的话:
学生不能高过先生,凡学成了的不过和先生一样。(路加福音6章40节)
耶稣是指所有跟从他的人都要学习,按照他的教导和作为塑造他们的生命。
与耶稣最亲密的十二门徒具有极大的责任,要学习耶稣的教导,而其他许多向耶稣学习的人也是一样把他极多的教训存在记忆当中。
第五,我们绝不可低估了这个事实,就是福音书作者具有强烈的神学的确信,这种确信强调记录需要是真实可靠的。例如使徒在约翰福音20章31节写了这番话:
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耶稣是基督,是 上帝的儿子,并且叫你们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约翰福音20章31节)
在这一段经文中,约翰说得清清楚楚,人只有认识和接受关于耶稣的真理,他们才可以接受这 上帝恩赐的生命。
马太类似地在他写的福音书的28章19和20节记载了耶稣说的这番话:
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章19-20节)
在这里马太说耶稣的门徒有责任把耶稣命令他们的每一件事教导人。他们作为真正跟从耶稣的人,是不能忽略真实记录他所言所行的需要。
福音书作者记录耶稣生平的事件,并不只是因为它们具有历史价值的缘故。相反,他们知道相信耶稣远不止是了解关于他的历史事实。但他们也清楚,真实的信心是不可能建立在虚假或有误的历史记载之上的。他们既清楚有准确地表明了耶稣的所言与所行,因为他们希望他们的读者相信那位真正的耶稣,历史上的耶稣。
第六,和所有《圣经》书卷的作者一样, 上帝没有任凭福音书的作者自己来写他们对耶稣言行的记载。圣灵带领了他们来做这件工作。
《圣经》的默示是极其重要的教义,因为这给了所有《圣经》书卷一位终极的作者。因此,当我们考察福音书时,我们看到四位不同的作者,给了我们有关耶稣的四重视角,我们当然需要懂得这些视角,但是更要意识到正是圣灵默示了所有的福音书。为此他们会有十分不同的神学目的,起初书写的不同读者,和他们自身的背景和与耶稣的经历,尽管基于人类作者我们有着多元性,但是,在它们中间我们却享有那美妙的合一性。 圣灵对于《圣经》的默示当然不会抹杀人类的因素,或是人类作品的成分,但却意味着这些人类作者的贡献,恰恰正是 上帝原本的计划,就要透过这些人来达成。【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请听耶稣在约翰福音14章25和26节说的话:
我还与你们同住的时候,已将这些话对你们说了。但保惠师,就是父因我的名所要差来的圣灵,他要将一切的事,指教你们,并且要叫你们想起我对你们所说的一切话。(约翰福音14章25-26节)
不管耶稣的门徒记性有多么好,他们都不能掌握一切的事情。这就是耶稣应许并差遣圣灵到他的门徒这里来的原因。圣灵使他们想起历世历代的教会需要知道的关于耶稣所言所行的事。约翰在他写的福音书的21章25节中写道:
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去了。(约翰福音21章25节)
很有意思的是,当你和人们谈论起耶稣的身份时,你若问他们谁是耶稣,有人会说他是一个加利利拉比,是教师,或者,有人会宣称如果你来考察世界不同的宗教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人对耶稣有不同的看法。然而,在 上帝的智慧里, 上帝透过圣灵对其见证人的引导,用四本彼此互补记录写下了受托的信仰内涵,这就是我们现有的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福音,因此透过作者们亲身经历的或是他的第一手素材,我们确实有着一套在圣灵保守下见证人的见证记载,作为一个有权威的历史标准。因此,如果任何人说,噢耶稣说过这话,或耶稣做了这事,或耶稣没有行过这事等等,我们在这里已有成文的,无法否认的记载,我们可以回到 上帝已经给我们的信仰试金石。【罗伯德•普拉莫博士】
我们已经讲了福音书的文学特征,我们就准备来看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即它们是权威的书面经文。我们要思想福音书的写作成书,以及它们作为 上帝话语的真实性,以此来了解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让我们首先来看它们的写作成书。
我们讲到福音书的写作成书时,我们想到的是它们是怎样写成的。它们的作者是谁?他们为什么要写这些书卷?他们是怎样写成这些书卷的?像这些的问题是基督徒非常需要了解的,因为有数不清的解经家已经是聚焦它们成书的人为过程,以此削弱这些书卷从 上帝而来的权威。但是好消息就是,认真的考证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福音书不仅是人类作者的作品,它们无疑也必是 上帝的话语。
我们要看与福音书的写作成书相关的三件事。首先我们要探索不同的福音书叙述之间的相似之处。第二,我们要察看一些人提出来解释这些相似之处的写作理论。第三,我们要就我们应该对这些理论持有的确信度作一些评论。让我们首先来看福音书之间的相似之处。
尽管是分别成书,但马太、马可和路加所写的福音记叙常被分成一类,被称为对观福音书(Synoptic Gospels)。对观这个词就是一起看的意思,被用来描述这些福音书,因为它们主要是涵括同样的材料。它们包括很多对耶稣言行的相同叙述。它们记载耶稣说的同一段话时,常常使用一模一样的用词。
例如我们看耶稣对一位瘫子的医治。在马太福音9章6节,我们看到对主的话语和作为的这样叙述:
「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马太福音9章6节)
现在来看马可福音2章10和11节:
「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马可福音2章10-11节)
再一次,在路加福音5章24节,我们看到这句话:
在这个例子里,我们看到每一卷对观福音书都包含了对同一个神迹故事的几乎字字相同的记叙。至少在三卷对观福音书的其中两卷中,出现的其他对应故事包括:医治一位大麻风患者,在迦百农赶鬼,医治彼得的岳母,平静海浪,使睚鲁死去的女儿复活,赋予十二门徒权柄,耶稣在水面行走,治好一个人枯萎的手,用几块饼和几条鱼给五千人吃饱,以及耶稣登山变相。
三本福音书,马太、马可和路加,通常被称为是符类或对观福音书,因为它们在某种含义上,实际是从类似的角度和视野,来表述这些真实发生的人与事。因此,有时给人印象是,或许它们有点多余?为何我们需要三本类似的书?难道一本不够吗?嗯?其实如果我们失去三本对观福音书中的任何一本,都是悲哀的事,因为它们实际上都从稍微不同的侧重点提供各自独特的贡献,很有价值来比较它们之间的这些差异。根据马可的福音要比其他福音书更具有鲜艳的色彩,比方,实际上它对一些故事的讲述要更为详细,尽管这是本最短的福音书,但它讲到的故事却较长。而马太在更长篇幅中却都将这些故事压缩简化了,因为他力图包括更多的内容在他写的福音书里。尤其马太记录了耶稣的大段教导,而在马可写的福音书里,却奇怪的省略了耶稣的大多数教导。从而马太的笔下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具有权柄、教导性的耶稣,因此,如果你想要了解耶稣教导的浓缩概要,马太福音就十分合适。但是,路加福音给我们什么呢?其实,路加给了我们更多的一些教导,路加尤其给我们比马太更多的耶稣讲的比喻,他也还给我们更多耶稣人性的画像,一个接触各种类型的人物,一位涉足广泛,慈爱,眷顾人类的耶稣。有人认为路加不光是一位医生,他也是一位相当深刻的心理学家,他能够准确传递人类的不同情感。因此,我认为在这三本福音书里,我们获得了三种非常珍贵,十分不同的记录,值得我们看重它们中间的每一本。【彼得•瓦尔科尔博士】
我认为我们之所以会有三本基本同样的福音书来记载耶稣的生平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耶稣其人的丰富和美妙实在难以用一本记载来述说和展现。因此,当我们思想 上帝在此的用意时,就知道没有哪一位作者能够为我们穷尽的展示出耶稣所成就的,耶稣所说的和耶稣所作的深刻的丰富含义。另外,我还想补充一点的,就是我们应当对这三本符类福音书差异有敏锐感。没错,它们基本上十分一致,但是,每一本福音书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色彩。因此,一方面它们都在向我们讲述着耶稣作了什么,他成就了什么的基本故事;同时,另一方面,不同的福音书也向我们展示出耶稣的不同层面。因此,这就有点像万花筒的情形,所有的事情都在万花筒里,但是,当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时候,你就看到耶稣其人的不同写真。因此,我们认识到 上帝的智慧,圣灵默示给我们的耶稣有多重层面。【汤姆•史瑞纳博士】
与对观福音书形成对比的是,约翰写的福音书中大部分的材料是独有的。尽管约翰也记载了耶稣在水面上行走和喂饱五千人,但他包括了许多事件,是对观福音书中没有记载的。例如,只有约翰记载了耶稣变水为酒,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交谈,以及耶稣使拉撒路从死里复活。
但尽管耶稣事奉与生平的故事在四本福音书中各有不同,但所有四卷福音书都见证了耶稣受洗,耶稣与他的门徒最后的晚餐,耶稣在十字架上的死,以及耶稣从死里复活。
福音书之间的类似之处和不同地方导致人提出很多彼此对立的解释。所以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福音书的写作理论。.
因为对观福音书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们发展出许多关于它们写作成书历史的理论。这些理论常常是相当复杂的,我们一开始研究这些理论时,这可能让人感到糊涂。我们可以这样概括那些最流行的理论:大多数的解经家相信马可福音是首先成书的,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使用了马可福音的材料,可能还使用了其他来源的材料。但还有一些解经家相信马太福音是首先成书的,马可福音使用了马太福音的材料,路加福音使用了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的材料。还有其他人相信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是基于我们不再拥有的特定来源,而马可福音则使用了这两卷福音书的材料。因此你可以看到,就连比较这些理论的基本特点都会让人觉得有一点混乱。
与之相对的是,约翰福音的写作成书是相当简单。大多数的解经家认同,他是在第一世纪将近结束时写作,熟悉至少一卷,可能熟悉所有的对观福音书叙述。有时人们认为他避免复述很多他知道对观福音书已经提到的材料,选择提供对他事奉的人群最密切相关的额外信息。
理解了这些写作理论之后,就让我们来谈一谈我们对理论应该持有的确信度。
我们一开始就应该看到,《圣经》作者经常使用口头和书面的传统—这并不破坏他们所受的默示或权威。所以相信福音书作者中有任何一位依靠从前的来源材料,这在原则上并无问题。正如路加在路加福音1章1到3节所写的:
有好些人提笔作书,述说在我们中间所成就的事,是照传道的人,从起初亲眼看见,又传给我们的。这些事我既从起头都详细考察了,就定意要按着次序写给你。(路加福音1章1-3节)
所有其他福音书作者看来都有得到类似资料来源的途径,尽管他们不像路加那样公开提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认同大多数解经家的观点,即马可首先写作成书,他没有任何之前写成的福音书作参考,而几乎肯定是使用了口传的传统,至少从他的好友彼得那里得到这些传统。路加和马太很有可能使用马可福音作为样板。除了这一点,马太和约翰有他们自己对耶稣生平和教导的回忆。并且所有四位作者都无误地受到圣灵的监督,正如我们之前看到的那样。
概括来说,我们可以大致欣赏关于四福音书各卷之间关系的理论,但我们无需觉得非要明白它们一切错综复杂的地方,或者坚信它们当中的任何一种。这些理论给我们得到的就是这种确信,即每一位福音书作者都有能力从多个资料来源获取信息,组织起对耶稣基督的生平与教导的可靠叙述。当我们看到他们叙述重叠的地方,我们就有机会思想福音书作者不同的视角,不必介它们出现的次序。当我们看到只在其中一本福音书中出现的材料时,我们可以参照那位作者的目的,对此加以研究。
在思想了四本福音书的写作成书之后,我们准备来讲一讲福音书的真实性这个问题。
在教会初期的前几个世纪,人们对使徒时代的哪些书卷是真正属于新约《圣经》持有不同看法。一些初期教会领袖不是吧我们现在的新约《圣经》里的所有书卷都承认是《圣经》正典。其他人相信除了我们现在拥有的27卷书之外,我们还应该加上额外的书卷。
但这些争论却没有涉及到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写的福音书。这四本福音书——只有它们——才是总被 上帝忠心的教会接纳为真实的和具有权威的。
例如,生活在主后185到232年之间的第三世纪教父奥利金(Origen /ˈɒrɪdʒən/),论证说只有我们现在新约《圣经》里拥有的四本福音书才是真实的。
生活在主后263到大约340年之间的教会历史学家优西比乌(Eusebius /juːˈsiːbɪəs/)引用了奥利金的话。请听优西比乌在他的著作《教会史》卷六25章中引用奥利金所说的那句话:
四福音书 是天底下 上帝的教会唯一无可辩驳的经书。
除此之外,生活在主后130到202年之间的早一个世纪的教父爱任纽(Irenaeus /aɪrəˈniːəs/),在他的著作《反异端》卷三,7章8段中概括讲到一个四重的福音。请看他是怎样写道的:
福音书比它们现在的数目更多或更少都是不可能的 向人显现的他【就是耶稣】,已经在四方面赐给我们福音,但这是由同一位圣灵维系在一起的。
爱任纽说他不晓得有什么时候,这四本福音书中有任何一本是受人质疑,或者除这四本以外,还有任何别的福音书在教会的敬拜当中使用。
初期教会大胆相信这四本福音书,其中至少有三个原因。第一,教会接受这几卷福音书是真实的,因为它们是由它们题目中提到其姓名的可信赖作者写成的。
很有可能这四本福音书原来是不带作者名字的。但也有可能它们第一次发表时,认识它们作者的人们就接受了它们,也许甚至人们写信散发这些书卷,指出它们的作者是谁。从最早的时候开始,基督教文献就把这几卷福音书和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我们从新约《圣经》可以得知,这四个人是有好名声的教会领袖。
第二,也是因着这些书卷是得到使徒的批准,初期基督徒也就相信这几本福音书在正典中的地位。
马太和约翰是使徒,耶稣话语和作为的目击证人。人认为马可从彼得那里得到他的大部分材料,彼得在彼得前书5章13节充满感情地称马可是「我儿子」。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路加在路加福音1章1到4节解释了他的作品是建基在目击证人的叙述上。
而且优西比乌在他的《教会史》中记载说,使徒约翰在写他自己的福音书之前,是亲自认可了所有其他三本福音书。请听优西比乌在他著作的卷3,24章是怎样讲到使徒约翰的:
已经提到的三本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已经传到所有人手中,也传到他自己手中,他们说他接受它们,见证它们的真实性。
第三,所有四本福音书都得到第一世纪教会见证的支持。所有四本福音书成书的时间都有了一定时候,足以让耶稣生平和事奉的目击证人可以有时间拒绝或证实它们的叙述。正如实际发生的情况,目击证人在非常早的时候就把这些福音书接纳进入教会,这就证实了它们的真实性。
上帝以祂的圣言见证自己的声音。但是为了帮助我们的认知,我们可以查验《圣经》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从而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确与我们从其它来源得知的历史事件,有着对应的关系。从更加广泛的层面上,我们可以查看社会境况,政治气候,地理状况,及其其它所有《圣经》涉及到的广泛议题,发现它们与经文写成的历史时期的情形相互一致,包括福音书书写成文的第一世纪巴勒斯坦的情形。 当我们查看《圣经》中特定的历史事件,和它们所描述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时,这就为我们了解它们宣称自身发生的时代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基础,同时透过圣灵的见证,我们就获得一个实在的确信,它们真是 上帝的圣言。因此,在早期教会的第一、第二世纪中,我们目前了解的福音书,这四本正典的福音书,是被普遍接纳视为出自使徒之手或具有使徒权柄,被视为是对耶稣所行、所是、和所言的忠实可靠的见证。【麦克尔•葛罗道牧师】
我们有许多的理由相信,福音书的可靠与默示特性,其中我们有许多事实,我们可以说是可靠的事实 或许我可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见证人用他们的自己生命保证和密封了此见证。你或许会想,也许在这些被逼迫、鞭打、入狱和钉十字架的人群中会有一位说,「其实,你知道吗,这一切其实只是一个编造的故事而已。」他们可是为他们所说的而死的。当然,我们都知道会有人愿意为某些原因而死,甚至也经常会有人因谎言而死。但是,很多因谎言而死的人并不知道那些本是谎言!有少数人会为他们知道的谎言而死,如果这样能给他们在有生之年,带来巨大的权力、财富、或名声的话。可是这些见证人一样都没有。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无名小辈,他们到处逃避,他们十分贫穷,他们成为祭物,他们遭毒打,甚至致死。但是,没有一个人收回声明,公开认错。因此,我们对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有十分的把握。【但•多瑞奥尼博士】
现在我们已经看了福音书的文学特征,看了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我们准备来看所有四卷新约《圣经》福音书之间的一致性。
我们看福音书之间的一致性时,首先要证实每一卷书都讲了关于 上帝国度的同一个故事,其次来察看它们对【耶稣】的强调,强调他是把 上帝国度带来的那一位。让我们首先证实每一卷新约《圣经》福音书都讲述了同一个惯穿一致的故事。
就普遍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在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写的书、所讲的故事就是福音。事实上,这就是这些书卷本身被称作「福音书」的原因。它们是讲述福音故事的书。那么,到底什么是福音故事?
希腊文εὐαγγέλιον( eβaŋɡélion )这个单词翻译为福音,意思就是好消息。所以当《圣经》讲到耶稣的福音时,它是指关于耶稣的好消息。但这好消息到底是什么?耶稣是谁?福音书讲述了关于他的什么样的故事?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白「福音」这个单词在古代世界有时是指一种类型非常具体的消息。具体来说,当争战的国王或皇帝征服新的领土时,他们有时候把宣布他们得胜的皇家诏书称为「好消息」的宣告。使用「福音」,「好消息」这个词,是宣告一位君王得胜,他的统治要给他的百姓带来祝福。事实上,这也是有时候这个词在旧约《圣经》中的用法。
例如听以赛亚书52章第7节所说的话:
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 上帝作王了。」这人的脚登山何等佳美。(以赛亚书52章第7节)
以赛亚在这一段中预见到在环绕耶路撒冷的众山上,报信人奇妙的临到,宣告以色列被掳的时候满了的佳音,好消息。他们宣告因着 上帝在万有之上作王而带来的平安和救恩。
在以赛亚预言的上下文中, 上帝作王——在地上建立他的国度—就是以色列和犹大的百姓需要听到的好消息。这是在 上帝的王权之下,他们要脱离他们的仇敌得享安息,永远生活在 上帝遍布全世界的国度中。
但是,在以赛亚的时候 上帝还没有成就此事。以赛亚的预言是展望在将来有一天, 上帝要带着大能降临在全地作王。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报告的好消息,就是这一天已经最终在耶稣身上实现了。福音书作者全部都讲了同一个故事,指回耶稣,说他就是带来 上帝国度,应验旧约《圣经》预言的那一位。而他们则是脚踪佳美、传报佳音的人,宣告 上帝的国度借着它最终的君王耶稣已经临到地上。国度降临的这一个故事提供了所有四本福音书都拥有的总体一致性。
明白了这个事实,当我们发现到新约《圣经》福音书使用像「福音」、「传福音」这样的词,远比用有关 上帝国度的词要少得多,我们也不会令人感到太惊奇。在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福音中,不同形式的「福音」这个词子只是出现在23节的经文中,与之对照的是,像「君王」,「 上帝的国」,以及马太福音特有的「天国」这样的词被使用了大约150次。
现在,我们知道所有福音书都是讲关于 上帝国度的同一个故事,让我们来看它们是强调耶稣是把 上帝国度带来的君王。
我们要分三部分对耶稣和国度进行讨论。第一,我们要看一些证明,即福音书要证明耶稣带来了国度。第二,我们要描述《圣经》用来讲述耶稣和国度的词汇。第三,我们要看耶稣是分阶段带来国度。让我们首先看耶稣带来国度的一些证据。
福音书使用很多不同的方法,宣告 上帝的国度在耶稣里降临。但为了达到我们这一课的目的,我们只是关注三种方法。我们要提的 上帝国度的第一个证据,就是耶稣胜过鬼魔的能力。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12章28节所说的话:
我若靠着 上帝的灵赶鬼,这就是 上帝的国临到你们了。(马太福音12章28节)
在这一段经文中,耶稣刚刚把一个鬼赶了出去。他赶鬼的能力证明他已经引入 上帝的国度。
福音书证明 上帝的国度已经降临的第二种方法,就是表明耶稣医治病人和使死人复活的能力。
福音书经常表明,耶稣医治的能力,以及他赋予他门徒的这同样的能力,是他已经带来 上帝国度的证据。我们在马太福音4章23和24节,8章5到13节和10章7和8节看到这个主题。我们也在路加福音9章1到11节,10章9节,以及很多其它地方看到这一点。国度的降临也表现在耶稣赦罪的权柄上。
请听以赛亚在以赛亚书33章22到24节对弥赛亚的降临作了什么预言:
因为耶和华是审判我们的,耶和华是给我们设律法的,耶和华是我们的王。他必拯救我们 城内居民必不说,「我病了。」其中居住的百姓罪孽都赦免了。(以赛亚书33章22-24节)
以赛亚表明医治和赦罪是 上帝作为君王应有的特权。他预言当弥赛亚在地上恢复 上帝的国度时,医治和赦免最终要借着弥赛亚临到。
这正是耶稣所行的。他呼召百姓进入 上帝的国度。他向他们提供生命,而不是死亡。这是拯救的信息,拯救脱离罪的信息。请听耶稣在马可福音2章9到11节的讲论:
「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马可福音2章9-11节)
耶稣令人惊讶地宣告,作为国度在他里面同在的人子,他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在耶稣里 上帝的掌权已经临到。 上帝作王, 上帝的国度临到了地上。这意味着对 上帝百姓的祝福,这意味着以赛亚如此多年前已经预言的 上帝的平安已经终于来到了。
我们思想里有了对这些证据的认识,就让我们来谈一谈福音书用来讲论耶稣和国度的词汇。
基督徒有时候不是马上就能看到福音书对 上帝国度的强调,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福音书作者使用了如此众多不同的用词来谈论它。显然他们用了如王和国这样的词,但他们也使用了如作王,掌权,权柄,宝座,大卫的子孙以及很多其它指向 上帝的主权和掌管的词。
新约作者们使用各种词汇谈论 上帝的国,不光是用明显的字句,也还用相关的概念。例如,我们从耶稣的职分,如Χριστός(Christos),基督,看到这样的关联,基督意思是弥赛亚,受膏者,这是旧约《圣经》谈论君王,大卫子孙的用词。或者,我们从κύριος(Kurios),主,这个词看到这点,这个耶稣的称号,也是论及祂的君王职分,就如当时的凯撒大帝。凯撒当时也用主这个称号。而在新约作者们当时的背景和时代里,人们都知道主这个词所表达的权柄。当然,就我们所知最为重要的短语就是 上帝的国,或者是用马太特定的词语天国。因此,这个短语表达了两个方面。一方面它在论及基督治理他子民一个特定范围,这不光是个文字概念,更类似于 上帝掌权, 上帝治理他子民的权柄。另一方面,它所涉及的概念,比如顺服的概念,此概念不是直接明显地表明 上帝的国,但是,它的确隐含了君王的权柄,呼召那些与耶稣建立关系的人要有相应的顺服,甚至要来敬拜祂。【贵葛•派锐博士】
只举一个例子,在马可福音2章1到12节,耶稣治好那瘫子的故事中并没有用到「王」和「国」这样的词。第10节却让我们不得不看到整个故事国度的含义,耶稣说:「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 上帝的国度已经在耶稣医治的作为和赦罪的宣告中临到地上。事实上,对照旧约《圣经》描写 上帝国度荣耀有福实质的预言,以这些预言为背景,耶稣所行的每一件善事都是以一种或另外一种的方式让人体会到 上帝国度的临在。
从旧约《圣经》对 上帝国度的期待和盼望着眼,尤其是以赛亚书,以 上帝临在的治理和掌权来建立祂的国度,是恢复时期的盼望,到那时地上一切都要复原完美。为此,我们看到从耶稣的事奉,和福音书自身实现的事情之一,就是耶稣的医治事奉,他复原人们的身体,让死了的儿子复活,医治血漏病人,使瘸子行走,让瞎子看见。这些不仅是以护教的方式来见证耶稣的能力和权柄,它们当然是护教;它们不仅是彰显 上帝的大能,它们实际上更是见证 上帝在地掌权的极大盼望,即祂王权的恢复,祂国度的恢复正在来临,而且已经在耶稣里来到了。因此,这是我们看到 上帝国度彰显的众多方式之一,即使它本身从语言上似乎与 上帝的国没有关联。【约拿单•潘宁顿博士】
我们已经看了耶稣带来 上帝国度的一些证据,思想了福音书用来讲论耶稣的国度的词汇,就让我们简单描述一下耶稣带来国度的阶段。
耶稣教导说他提供给人对国度的现今经历,并不是事情的全部。国度的另外一个阶段还未临到。在将来的某一点上, 上帝的国度要带着一切的完满降临。耶稣在路加福音21章27到28节描述了这将来的日子:
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21章27-28节)
很多加利利人神学家解释旧约《圣经》教导说,弥赛亚来的时候,他要立刻除去罪和死亡的旧世代,用 上帝国度的新世代取而代之。
但是耶稣表明,他是分阶段带来国度。他在他地上事奉期间开启国度,现在他在天上作王,这是国度的延续。要在将来他再来的时候国度得到完满或成全。
在加利利教启示预言中,一切的现实都是被分成两个时段:现今的邪恶世代和将来的荣耀世代。它期待着当 上帝宣告在祂国度的终结时,将来的世代就会以天翻地覆,突然、绝对的方式临到。你会一下子就从前国度期进入了国度期,国度的世代。然而在新约《圣经》中,你得到是我称为延长的新约末世论。因此,加利利教启示预言设想的国度期,被分成两个世代,现今世代和将来世代,或天国的已然和天国的未然。【大卫•鲍乌尔博士】
当我们谈到 上帝的国,我们经常谈到它已经来临,同时实际上我们仍然期待国度将来的来临。事实上,耶稣教导我们如何祷告时,正是这样表达的——「愿你的国降临 如同行在天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因为君王已经来了,他已经登基做王,祂就在地上建立了祂的国度。另一方面,我们还在等待他的再来。基督的第二次降临必将是把他第一次做成之事全然成就的日子,把涉及到的一切最终实现。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每一个信徒都有责任带着福音进入这个世界,宣扬大君王将要来临。因此我们呼召人预备基督再来的日子。同时,正如我们作为信徒现在就已经享有基督作主的特权,我们活在了他现今的王权中,却仍然等待着一切都要实现的那日,这不光关乎我们人类,其实还关系到整个创造界。【西门•沃伯特博士】
因此,第一世纪大多数的加利利人不接受基督,就不必奇怪了,因为他描述的国度看起来不像他们盼望和要得到的国度。他们盼望有一位君王和一个国度,是要推翻罗马,解放加利利人脱离罗马帝国的压迫。当耶稣表明他对成为这样的王不感兴趣时,很多人转身离开,就像我们在路加福音17章20到25节,约翰福音6章60到69节看到的那样。
当然,这种拒绝最终导致了耶稣被处死。福音书极大的讽刺就是,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这既是反对他王权的敌意高峰,同时也是他王权和国度的得胜。他的复活和升天是通往他在天父 上帝右边宝座的道路。正如路加在使徒行传1章3节记载的那样,这就是耶稣为何使用他复活和升天之间40天的时间,来教导他的门徒有关 上帝国度的原因。
在马太福音28章18节,耶稣就在升天之前这样说:
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28章18节)
上帝的国度是福音的主题,把四福音书中耶稣生平的各种事件联系在一起。福音书宣告了好消息, 上帝信守他的应许,祂的国度已经在耶稣里降临。耶稣得胜的生命向我们保证,有一天他要再来使他的国度成为圆满,给我们带来这国度一切的完全祝福。
在这一课,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按照福音书的文学特征看了福音书,察看了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思想了它们的一致性。到了这里,我们准备来讨论让福音书彼此有别的差异性。
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所有四本福音书都陈述了 上帝国度降临的这同一个故事,但每一本福音书都是按自己的方式来陈述。我们要在两个主要方面探索这种差异性。首先我们要看把福音书叙述合并起来时遇到的一些看似的难点。其次我们要看每一本福音书特有的强调之处。让我们首先从看似的难点入手。
我们读福音书的时候,最打动人的印象就是它们彼此是多么相似。然而有一些地方,福音书的记载似乎是在讲不同的事情。当然大多数的这些差异是如此之小,以致它们不能在任何严肃的程度上被称作为是矛盾。然而有少数差异确实令一些读者感到不安,所以很重要的是,我们要看一看一些最明显的看似是难点的地方。
一些最常见的难点与时间顺序有关,不同的福音书中描写事件的顺序似乎不同。
作为传记叙述,每一卷福音书都跟从同一条基本时间线。每一卷都以耶稣的降生开始,然后向他的受死发展,最后讲到他的复活。但它们经常按照不同的顺序列举耶稣生平的其他事件,原因是福音书有时候按照一世纪时相当为人接受,但可能达不到我们现代要求的优先次序来把事件组合起来。福音书有时候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的先后,而是按照主题或地理因素安排事件的顺序。例如马可在马可福音第6章1-6节讲述了耶稣在他的家乡遭人拒绝的故事,但是路加把它放在叙述更前面的地方,在路加福音4章14到30节,让这成为耶稣公开事奉的第一个故事。路加福音比马可福音更突出这个故事,它甚至讲述了这个故事一个更长的版本,强调拒绝这个主题。
福音书作者对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记载保留耶稣事奉事件的兴趣,远比不上对清楚传递国度在他的教导和作为中降临的兴趣。
第二种的差异性在于在一卷或多卷的福音书中资料的省略。例如约翰在他的福音书中没有提到主餐的设立。我们可以在几方面解释像这样的省略。它们可能很简单只是出于不同作者的强调之处,或者也可能是由于后来的福音书作者觉得没有需要重复之前福音书作者书卷中出现的部分。不管情况如何,省略并不意味着福音书作者之间有不一致或矛盾的地方。
想一想你参与的,涉及到多个人的交谈。不是每一个说话的人都觉得有必要重复其他人讲过的每一件事。每个人而是关注加入他自己具体的看见,也许加上某些新的细节,可能带有不同的强调之处。
《圣经》时不时明确地这样记叙。例如在历代志下9章29节,作者明确说他省略其他作者已经记载的细节。在历代志下这卷书中这样的情况至少在另外三次发生,在列王记上下是经常发生。所以看到一位福音书作者省略了另外一位已经提到的重要资料,这不应当使我们感到吃惊。
第三种常见的看似难点,是出于发生耶稣事奉工作中不同事件之间的相似之处。这就是说,有时候两卷福音书看起来是从不同的方面描述同样的事件,但它们可能实际上是在描述两个相似,但却不同的事件。
很重要的是要记住,耶稣是一位巡回传道人。这就是说,他从一个地方去到另外一个地方。他也在不同的地方行了许多相同类型的神迹,医治了许多瞎眼或瘸腿的人。当然耶稣一次又一次回应了许多相同的问题和挑战。
除此之外,人还在不同的场合用类似的方式回应耶稣。请看路加福音7章36到50节,以及马可福音14章3到9节对耶稣受膏抹的记叙。在路加福音中,耶稣是在一位法利赛人的家中,但在马可福音,他是在长大麻风的西门家里。这些不是对同一事件的矛盾记载,而是对两个不同事件的记载。
第四种看似的难点,是由有类似内容的不同讲道引起的混乱。
关于这一点,其中一个最出名的例子就是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1节到7章29节的登山宝训,是在山上关于他的福音讲道,而路加记载的类似教导是在路加福音6章17到49节。在马太福音5章1节,我们被告知这是发生在山边,但在路加福音6章17节,我们被告知这发生在平地上。
至少有三种方式面对这个难点。第一种,马太和路加可能论及的就是耶稣,在同一时间和地点的同一篇讲道。加利利海的西南边,并非是崎岖险峻的山脉,而是高出海平面的起伏不平的山坡。整个高地上也有许多块地方是相对的平缓之地,因此,同样的地理环境,可以按马太的描述称为山边,或按路加的描述称为平地。第二种,这可能是古代合并讲道做法的一个例子,把耶稣在不同场合讲的事情一起放在一篇讲道里。这是古代历史学家使用的一种技巧,对此人不会质疑他们的诚实或可靠。第三种,也有可能耶稣在不同的两天,在两个不同的环境中,传讲了两篇非常类似的讲道,一篇是在山边,一篇是在平地上传的。因着耶稣事奉的风格,人认为耶稣会对不熟悉他教导的新听众重复他的许多教训,这种想法肯定是有道理的。
通过留意使福音书中的差别协调起来成为一致的不同方法,我们可以肯定它们对耶稣生平和事奉的一致见证是真实的。是的,在细节上存在着看似的差异之处,但这些不同种类的差异,每一样都有合理的解释。当我们发现耶稣在不同的场合教导同样的事,我们就能看到他事奉和信息的连贯一致,可以找到不同的方法把他的教训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之中。
我们了解经文中四福音书看似的难点,以此开始看四福音书中的差异。到了现在,我们准备好了通过探索它们特有的强调之处,以此来继续看它们的差异。
因为每一卷福音书都是由一位独特的人写成,他把自己的视角和关注带进他对耶稣生平和事奉的叙述中,所以,福音书之间就存在差异。我们知道四福音书中每一卷都是圣灵默示的,相信每一个叙述都没有错误,因此,不会与其他叙述相矛盾。但这并不意味着之间没有差异。正是圣灵使用了人类作者的个性、兴趣和事奉光景,塑造出了它们之间的这些差异。所以,如果我们要在圣灵祝福我们的所有方面都得到祝福,就一定要在读福音书的时候,考虑到福音书的独特处理方法。
在生活中的很多场景中,我们发现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谈论同一个事实。任何看过小孩子玩耍的人都知道,一件事可能会有多个、兼容的解释。每一个孩子对所玩的游戏都有自己的看法。只有通过倾听他们每一个人讲游戏的事情,我们才能把一幅关于真正发生过的事情的画面拼起来。一个孩子可能对玩具的颜色深感兴奋,另外一个人可能对描述玩具造成的声响更感兴趣,另外一个人可能很兴奋地讲跑来跑去的事情。这些不同的视角并不彼此矛盾,但它们确实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发现,游戏的一些部分要比其他部分更有趣。
类似地,每一位福音书作者自己的兴趣和关注是反映在他对福音故事的叙述当中。没有两个叙述看起来是完全一样的。所有的新约《圣经》福音故事都是在描述同一位耶稣,但它们常常用很不一样的方法讲到他,凸显他事奉的不同方面。
我们有四本福音书,但只有一位耶稣。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呢?其实,首先要意识到,这是早期基督教会的智慧,他们发现耶稣实在太丰富了,无法将祂包含在一个画像里。福音书就像是耶稣的画像,在四本福音正典中都能认出耶稣,但是,与此同时,他们却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来描绘耶稣的特征。我来给你一个例证,在约翰福音中,我们基本上没有耶稣的比喻和赶鬼的记载。在马可福音中,耶稣被描述成讲比喻的高手,经常行神迹,并在马可福音的开头部分还有赶鬼。其实,这都是耶稣不同的画像,却仍旧是同一位耶稣。 每一位福音书的作者都有一个稍许不同的角度。当然不是一个人视祂为基督,另一位认为祂不是,而是它们强调不同的重点,来启示耶稣是怎样一位加利利人的弥赛亚,而祂同时又是普天下的救主。因此,他们享受那种自由的,在圣灵的默示下,自由地强调耶稣事奉的不同层面和不同的部分,用不同的方式来呈现问题,和给出答案。【本•维瑟瑞顿博士】
福音书有很多不同的特征和主题,但在介绍性的本课当中,我们要聚焦在每一卷福音书回答两个问题的方式上。这两个问题是:耶稣是谁?以及我们应当怎样跟从耶稣?让我们首先来看马太福音是怎样回答这两个重要问题的。
在所有的福音书作者当中,马太最关心要表达耶稣就是旧约《圣经》预言的以色列的弥赛亚君王。
稍举几个例子,马太提到耶稣君王身份的地方包括:2章2节,博士问他们可以在哪里找到「那生下来作加利利人之王的」;7章21到23节,耶稣作为主,说不是所有称他为「主」的人他都接纳他们进入天国;20章20到28节,使徒雅各和约翰的母亲要求耶稣赋予她的两位儿子在他国度里在他身边的特权位置;25章31到46节,耶稣讲了一个他在末日作为君王审判的比喻;27章37节,马太讽刺地提到罗马士兵把一块牌子挂在钉十字架的耶稣的头上方,这牌子写道:「这是加利利人的王耶稣。」
人盼望 上帝的弥赛亚君王要把 上帝的弥赛亚国度带到地上,他要救以色列脱离被掳和它的仇敌,他要以公义掌权,建立和平兴旺。耶稣做了所有这一切,但不是按照加利利人期望的方式去做的。请听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17节所说的话: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5章17节)
耶稣知道很多见证他的事奉的加利利人会以为他在毁坏 上帝的律法,不能应验旧约《圣经》的应许。所以他特别清楚地强调,即使看起来并非如此,他仍是在成全律法和先知。
不仅在这段经文中,而且一次又一次马太记载耶稣成全了旧约《圣经》的这个或那个方面,证明他确实是以色列的弥赛亚君王。
那么根据马太福音,我们应当怎样跟从耶稣?耶稣守全了 上帝的律法,但这并不是他所做的一切。他说遵守律法外在的要求还不够, 上帝总是要求他的国民从心而出顺服他。福音的好消息就是 上帝的国度已经降临,给 上帝的百姓带来赦罪和拯救,赐给我们新的、顺服的心。我们被改变的心给了我们力量和动机,让我们带着爱、感恩和喜乐的顺服来跟从耶稣。
当我们谈到要从心里顺服 上帝时,人心实在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我教导我们的弟兄姐妹要从头脑意念,到心里,再到手。这就是我们应该怎样顺服祂,我们应该怎样爱祂的方式。头脑往往是我们想象力的出发点,意念中枢,而我们应当尽我们全部的意念去爱 上帝;我们应当尽我们全部的情感来爱 上帝;应当尽我们全部的手脚力量来爱 上帝。因此,心并不意味着你心脏中跳动的东西。它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术语。因此,我们会从外在方式上爱 上帝吗?的确我们需要。但是,也要以我们里面的情感来爱 上帝。我们要全方位地爱 上帝,因此,我相信心这个词是指向所有的层面。【马太•弗瑞德曼博士】
我们已经看了马太福音是怎样回答我们的这两个问题的,现在让我们来看马可福音是怎样说的。
首先,根据马可福音,耶稣是谁?马可贯穿他的叙述,都在强调耶稣是 上帝受苦的儿子,胜过 上帝百姓的仇敌。马可记载了很多耶稣行的神迹的例子,表明他有能力胜过邪恶的势力。尽管马可福音比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短得多,但它记载了几乎同样多的神迹——一共有十八件之多。
在马可福音一开始的地方,我们就看到耶稣是 上帝得胜和受苦的儿子。就在第一章,施洗约翰预言了耶稣的降临,然后耶稣开始他公开的事奉。他受洗,在旷野中受试探,呼召他的第一批门徒,赶走邪灵,医治许多人各样的疾病。即使仅从表面来读这内容丰富、发展迅速的叙述,我们也可以看到耶稣正在行使大能胜过 上帝国度的仇敌。更仔细来看,我们就发现马可从耶稣开始事奉的起头就把他描写为是 上帝受苦的儿子。
例如在马可福音1章12、13节我们看到耶稣受洗后的这个叙述:
圣灵就把耶稣催到旷野里去。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马可福音1章12-13节)
耶稣从他公开事奉的第一刻开始就受到撒但猛烈的攻击。随着耶稣遭受逼迫和拒绝,他是受苦仆人的这个画面就贯穿在马可福音之中不断发展。
那么马可说我们应该怎样跟从耶稣这位受苦的得胜者?一方面,马可福音没有给基督徒人生包裹上一层糖衣。马可福音把作主门徒描写为是一个困难、通常是让人有挫败感的过程,在当中我们不仅受苦,还会犯错失败。事实上,马可福音的一个特征,就是耶稣的门徒是多么经常不能理解他,凭信心作出回应。在马可福音4章40节,耶稣在想他的门徒到底有没有信心;在6章52节,门徒「心里愚顽」;在7章18节,耶稣责备门徒「不明白」,因为他们不能认识他的教训;在9章18节,门徒无法赶出一个邪灵;在9章38到41节,门徒错误地企图拦阻一个赶鬼的人,因为他们并不认识他;在14章当中,一位门徒向当局出卖耶稣,一个否认与耶稣有任何关系,其余的人则抛弃了他。
马可福音的这个强调之处教导我们至少两件关于跟从耶稣的事。第一,我们就像门徒一样,并不总是能理解耶稣。实际上,我们可能误解了《圣经》里的许多事情。所以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谦卑,认识到我们都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学习。这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我们需要凭信心接受《圣经》的教训,认识到即使 上帝的话语在我们看来是奇怪,或者好像有错,它仍就是真的。
第二,困难和受苦对基督徒来说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危险,有很多试探,要让我们掉头不去跟从他。请听耶稣在马可福音8章34,35节是怎样说的:
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8章34-35节)
耶稣教导说,我们需要在向他委身的事情上忠心。我们要愿意像耶稣受苦一样受苦,抵挡试探和灵里的攻击。但请注意这一段中的其他事情:耶稣不仅是 上帝受苦的儿子,他也是 上帝得胜的儿子。事实上,他是通过他受苦的死得胜。如果我们在为 上帝的国度受苦这方面忠心跟从他,我们就要得到永生的赏赐。
受苦有个效果,能让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因为痛苦让我们认识到,目前的这些不是所有的实现,我活着的目的要比这些经历的更多,在这其中我仍然要信靠 上帝,因为我深知我在基督里所拥有的,远大于目前我的安慰,我的安全,和我的幸福及其我能关心的一切。【约翰•麦靳磊博士】
耶稣是作为一个受苦的仆人来到这里。因此,任何要跟随基督的人,在他们的人生中需要经历过相当程度的受苦。这在很大程度决定了耶稣是谁,而我们来到的就是这个充满苦难的世界。如果我们是祂事奉的一部分,我们就需要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中让受苦占有一席之地。不光是我们自己的受苦,还有其他人的受苦,就是我们实际上是与悲哀的人同哀,让他们的患难进入我们的人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并在这样的背景下事奉。当我们带着受苦的预备进入这个世界,意识到这是在我们跟随基督时, 上帝要我们事奉的主要方式之一,我们就开始明白 上帝的心意。借此, 上帝在炼净我们。这就是患难生 品格(老练),品格生盼望,盼望生坚忍。从此我们就能够在我们的人生里,看见 上帝炼净我们的作为,这一点在患难中要比其他任何情形表现的更加显著。【埃瑞克•索尼斯博士】
看了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之后,让我们来看路加福音是怎样回答我们提出的关于耶稣和他门徒的问题的。
路加福音通过宣告耶稣是世人大有怜悯的救主,回答了「耶稣是谁」这个问题。耶稣把 上帝的救恩带给富人和穷人,带给宗教领袖,带给被社会遗弃的人。耶稣的好消息是给每一个人的——甚至是给那些不为人留意,遭人藐视的人的。路加用许多方法强调了这一点。在很多男人认为妇女是低人一等的时候,耶稣尊荣马利亚和马大两姊妹。路加记载了比喻和叙述,把妇女、病人和瘫痪的人,甚至非加利利人说成是值得赞扬和效法的人。耶稣称赞那位在圣殿把她一点点的毕生积蓄奉献出来的寡妇。路加讲述了一位遭人蔑视的税吏撒该的故事,他对耶稣的回应是路加所有的读者当效法的榜样。路加一次又一次记载了耶稣对那些遭到社会拒绝或忽视的人的关怀。
只举一个例子,请听路加福音7章12到16节的这个叙述:
将近城门,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 主看见那寡妇就怜悯她,对她说:「不要哭。」于是进前按着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众人都惊奇,归荣耀与 上帝说:「有大先知在我们中间兴起来了!」又说:「 上帝眷顾了他的百姓!」(路加福音7章12-16节)
在一世纪的罗马世界,一位失去儿子的寡妇是得不到什么供养的帮助,没有什么机会能找到工作。路加通过强调耶稣对她的怜悯,指出主作为救主动工,甚至是为穷人和无助的人作的。正如这记叙结尾时人所议论的,耶稣对穷人和没有能力的人的服事,证明 上帝眷顾了他的百姓。
那么,路加福音是怎样回答第二个问题:我们应当怎样跟从耶稣?与路加对穷人的关注保持一致,我们可以做的一件事就是怜悯他人。我们应当看顾穷人,努力满足他们的需要。我们应当心甘情愿奉献我们的财物、食物、金钱和时间来支持他们。事实就是, 上帝经常派遣满有爱心的基督徒来回答穷人的祷告。正如耶稣在路加福音12章33节所说:
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路加福音12章33节)
当我们看顾耶稣的百姓,忠心跟从他的时候,他就用永远的产业奖赏我们。
我们跟从耶稣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有信心地以这个事实为安息,就是 上帝也必要满足我们的需要。
请听耶稣在路加福音12章22到31节所说的话:
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路加福音12章22-31节)
作为 上帝国度的一员,我们可以相信,我们伟大的君王耶稣基督要看顾我们,满足我们的需要。
信靠救主的这个侧重要点是和路加福音另外两个主题,就是平安和喜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在靠近路加福音开头的地方,在2章10到14节,我们看到天使的这个宣告:
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 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加福音2章10-14节)
在22章之后,路加用与开始一样的方式结束他的福音书。在故事结束的地方,门徒跟从耶稣,经历天使在前面第2章预言的喜乐。
在约翰福音20章,有三次耶稣说,「愿你们平安!」我不会认为他只是在打招呼。我认为他是在说,这就是现实的根基。尽管你们刚刚经过痛苦,你们失去了你所爱的人,你绝没有想到我会能够活着回来,你们将来马上会在罗马的独裁统治下,你们目前就活在逼迫下,将来的情况会更加严重。我想要你们知道我在这里与你们同在,每当我在这里的时候,我就带来根本性的平安。我就是你们的喜乐。因此,无论发生什么,无论你们人生外面发生了什么,无论你人生里面发生了什么,如果你认识我,那么,这里就有真正平安的基础。《圣经》平安的原文是שָׁלוֹם(ʃaːˈloːm),就是无论出现什么样的局面,都有一个整全性的公义掌权和 上帝的治理。此时,我一定会带来喜乐的。我在这里不单单是安抚你们。我在这里要带给你真的喜乐,超越情感的喜乐。喜乐是一种积极的认知,你们要意识到是我在掌管整个的世界,任何的事情不经过我,是无法能够临到你们身上的,这就是耶稣的意思。我特别喜欢保罗表达的方式,在他谈到圣灵的果子时,他说,当圣灵来到基督徒的生命中,你的全人都充满爱;接下来的词是你将拥有喜乐与和平。并且我认为这些方面是无法分割的,其实,保罗又加了6个特质。然而,这里的要点就在于当 上帝的爱遮盖我或进入我心,带来的回应就不再是活在我自己解读的现实里了,而我们自己的现实往往是相当地玩世不恭,十分悲观绝望,非常负面消极的。可是,当耶稣同在时,唯一的回应就是我有平安。祂已经将祂复活的能力带入了我的生命,我就有喜乐,我就有盼望,因为在基督里,就无法失败。在基督里就没有支离破碎,祂要将一切方面都整全的、完全的归一。【比尔•乌瑞博士】
请听路加在24章52,53节最后说的话:
他们就拜他,大大地欢喜,回耶路撒冷去,常在殿里称颂 上帝。(路加福音24章52-53节)
在路加福音,跟从耶稣意味着以我们的救恩和 上帝一切的祝福为喜乐,平安地在他里面享受安息,信靠他要满足我们一切的需要;并愿意被他使用,把这些同样的祝福带给其他人。
我们看了马太、马可和路加福音是怎样回答「耶稣是谁?」,「我们应当怎样跟从他?」这些问题后,现在准备来思想约翰福音是怎样独特地回答这些问题的。
约翰在他写的福音书中把耶稣描写成是 上帝的儿子,实现拯救的亘古计划。约翰强调耶稣身为 上帝儿子的身份,讲到耶稣与他的父的独特关系。耶稣是对他的父的终极启示,是唯一那位能够把永生赐给那些相信他的人。例如,其他三位福音书作者以耶稣的诞生或他在地上开始事奉作为叙述的开始,而约翰表述他的福音记载说, 上帝的儿子在创造中就与父同在一起,而现在父要通过祂独一的儿子被启示彰显出来。
约翰传递这个荣耀信息的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记载耶稣所说的「我是」这一系列话。在这些陈述中,耶稣暗指自己享有 上帝的圣约名称「雅威」(יְהוָה /jawei/),这有时被翻译作「耶和华」(译者注:请参观《使徒信经》系列来得知有关上帝名称的详细教导)。在出埃及记3章14节, 上帝亲自解释,「雅威」这个名字实质上就是「我是」,「我存有」的意思。耶稣在约翰福音6章35节说「我是生命的粮」时,他就是在暗指这名说的。我们也在8章12节和9章5节所说的「我是世上的光」中看到这一点。在10章7和9节,我们看到「我就是门」,在11章25节所说的是「我是复活和生命」,在14章6节,所说的是「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在15章1节,我们读到「我是真葡萄树」。在8章58节,耶稣发出那高潮性的宣告,「就有了我」,即「我是」。在每一个这些例子当中,耶稣都宣告他自己是那佩戴着 上帝在旧约中的圣名,亲身把 上帝显明出来的那一位。
耶稣在 上帝永恒拯救计划中所处的中心地位,在约翰福音17章他在所作的大祭司般的祷告中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请听耶稣在约翰福音17章24节祷告了什么:
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哪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因为创立世界以前,你已经爱我了。(约翰福音17章24节)
耶稣把跟从他的人得救和父在创立世界以前对子的爱联系起来。他说的要点就是,我们得救,是父对耶稣的爱的大大流露。
那么如果约翰把耶稣描绘为成就亘古拯救计划的 上帝的儿子,约翰福音是怎样回答我们的第二个问题的?我们应该怎样跟从耶稣?
根据约翰福音,我们跟从耶稣的首要方式,就是得到 上帝的爱,彼此显出这同样的爱。在许多方面耶稣设立了这个榜样,让我们跟随而行。例如我们在约翰福音17章23和26节看到这一点,在当中耶稣说到父对子的爱。在耶稣成就亘古拯救计划的背后,是父对子的亘古的爱。所以在约翰福音中作门徒的标记是爱,这是有理由的。正如耶稣在约翰福音13章34和35节对跟从他的人说的那样:
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章34-35节)
根据约翰福音,我们用耶稣的爱彼此相爱,我们就是在跟从他了。
就是这样,作主门徒既由爱开始,也是在爱中进行的。 上帝对我们的爱开启了我们作主门徒的历程。而 上帝的爱借着我们彼此之间的表达,这是我们作主门徒的表现。这帮助我们明白,约翰为什么在他写的福音书中始终称自己是「耶稣所爱的门徒」,而不是「那发出爱的门徒」。他知道不管他有何等彼此相爱的能力,这都是出于耶稣对他深深的爱。跟从耶稣的人,首先为祂所爱,然后,他们蒙召彼此相爱。
有人或许认为如果在四福音书中有各自独特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它们就是彼此矛盾的,它们在谈论相互抵触的故事。然而,我完全不这么看。我认为四福音书向我们呈现了耶稣故事的四个相容互补的角度。四福音书有一个共同一致概念,它们都在讲述 上帝道成肉身、成为人、进入世界,拯救罪人脱离罪和死亡的伟大故事。每一本福音书从各自不同的角度,着力刻画祂生平的不同细节,但是,这些信息和角度不是彼此矛盾,反而是彼此相容互补。【斯提夫•考恩博士】
这一课带领我们来学习福音书,我们看了它们的文学特征,注意到福音书是可靠的历史叙述。我们也看了它们在教会中的地位,看到它们是新约《圣经》真实的一部分。我们还看了它们彼此之间的比较,发现它们都讲述了关于 上帝国度的同一个故事,尽管每一卷书都按自己不同的方式描绘耶稣和作主门徒的含义。
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认识福音书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论在今生,还是来生,都把我们的信靠交在我们从未面对面见过的耶稣手里。我们知道的关于他的每一件事,我们都是通过他的话语,特别是通过福音书知道的。我们希望在这概要性的这一课里学到的,已经能预备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每一本福音书,去认识每一本福音书作者的信息是怎样深深影响着我们的信仰和人生。